雪貂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雪貂小说 > 犁汉 > 第七百一十四章:出征

第七百一十四章:出征

  第七百一十四章:出征 (第1/2页)
  
  方略既下,剩下的就是执行。
  
  这一次,袁绍照例是要动用治下的庄园武士的,一方面是这些人的确骁勇,另一方面则是他早就给这些人付过钱了。
  
  那就是他分封出去的田土和庄园。所以又能用,又好用还不费钱,为何不用?
  
  为此,他先是征召了此前参与过荆州战事的万余武士,让他们带着余丁、兵马到广成关下集结。
  
  然后他又非常强硬地将治下各豪势的徒隶、部曲全部征召入军。既然你们这些人不是要以待将来嘛,那现在这些军力你们也用不着,那就给我袁绍。
  
  同时,袁绍还大开府库,将四代袁氏的积累和这些年缴获的军资全部拿出来征召各地的流人、游侠。
  
  袁绍预计和泰山军的战事会绵延到明年,而在下半年左右,他就可以再编练一支十万人的大军,到时候和现在的军力一并,他就拥有二十万的军力了。
  
  如此庞大的军力,在四周盟友的牵制下,泰山军怎么赢?
  
  在调度万人左右的武士到广成关后,袁绍又从本军拨出两万人准备一并组建首攻军团。
  
  在这个军团中袁绍精简了原先复杂的编制和兵种,而是就以步、骑、车三类兵。
  
  其中步卒就是以步槊、刀楯、弓弩三兵,以曲营为编制。其中每曲百人,每营五百人左右,组成最独立的基础单位。
  
  然后三个营组成一个校尉部,四个校尉部组成一个军。每个军的人数都不定,在在四千到六千人不等。
  
  每个军都与自己独立的骑兵,车兵,负责组建鞠义所说的叠阵。然后数个军又互相配合,同属于一个帅。
  
  而这一次袁绍委任的帅臣正是鞠义,他将作为这次攻击的统帅,带领三万军力围杀敌军五千多人。
  
  除了编练这一支先遣军,袁绍军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,那就是以自己袁氏子弟、门客、门生、部曲为核心的亲从军。
  
  亲从军的吏士皆是各军的佼佼者,人数在万人左右,其中骑军就占了一半。
  
  而在亲从军的内部,还有一支袁绍的帐下军,他们都是袁绍从老卒中亲自挑选的,是精锐的精锐。
  
  他们的性质和泰山军的横撞将一样,既是军中武力的象征也是袁军中层军吏的摇篮。
  
  此外就是袁绍的突骑部队。
  
  袁绍对于骑兵是非常重视的,但因为地处中原,不挨周边的产马区,所以袁绍的整个骑兵部队加在一起就是七八千人上下。
  
  就是这七八千骑构成了袁绍最核心的武备。除了部分骑军隶属在各军之下作为突阵和联络,以骑军作为完整军制的只有北府骑士、西府骑士。
  
  北府骑士几乎都是从北面逃到南方中原的豪势子弟,这些人和泰山军有着血海深仇,原先他们的统帅是高览,现在则是张郃。
  
  而西府骑士则是三辅一带逃离到南阳的流亡士,这些人或因为战乱,或因为袁氏招诱,来到这里加入袁绍的部队。
  
  袁绍以自己亲从大将文丑为西府骑大将,统领三千西府骑士。
  
  袁绍有多信任文丑呢?这么说吧,如果是一般人丢了袁谭性命,别说死了,三族都要被袁绍夷掉,但在文丑身上,袁绍就扣了他三个月的俸禄。
  
  袁谭这么一个继承人就值三个月的俸禄。
  
  这支部队就是袁绍从汝南打遍中原、荆表的老军了,可以说除了泰山军,这支部队就是中原最强的武力。
  
  而这支部队的斗志实际上就是在对泰山军的仇恨上建立的。
  
  无论是北府士这些泰山军分田风暴中的直接受害者,还是西府士这些间接受害人,他们都憎恨泰山军。
  
  正是这些愚氓黔首作乱,才使得一个汉室的黄金时代成了过去。
  
  他们眷念过去那个衣冠文明,彬彬有礼的时代,那时候人心是好的,黔首是安分的,士族是仁爱的。
  
  而不是如现在,到处充斥着不安在位的下克上。
  
  正是这些属于旧时代残留的军士组成了袁军的脊梁,他们在陈公袁绍的旗帜下,南征北战,军队就是一切,军旗所指,他们就追随到哪。
  
  这种忠诚很容易得到解释,因为袁绍就是一个符合他们一切美好想象的主君,是当之无愧能恢复衣冠时代的扛旗者。
  
  袁氏四代以来,每一代都施恩于下,百年间不知道有多少人,多少家族受到袁家的帮助,本来滴水之恩就以涌泉相报,更不用说袁绍还那么有人格魅力。
  
  对于这些军中武士来说,袁绍知道他们要什么,并非常慷慨的和他们分享一切。
  
  那些庄园、土地、奴隶都是袁绍赐予他们的,是袁绍让他们成为了人上人,成为一个体面的武士。
  
  而且袁绍在分封时还非常公正,只要符合军功要求的,他都会不吝赏赐,给他们应有的一切。
  
  更重要的是,袁绍的这份慷慨还只限于他们这些武士,而不让那些卑贱的泥腿子来沾染这份荣耀。
  
  这就让这些武士更加感激,也更加认同袁绍。
  
  正是在袁绍这样的体制下,众多出身平凡,但有勇力的底层武人获得了机会,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浪荡游侠,成为了贵人。
  
  所以这些人对于袁绍的认同,对于陈公国的认同,并不下老泰山子弟对于泰山军的认同。
  
  你泰山军有一个“黄天大业”的理想,咱们这些袁军武士也有一个“武士当国”的美梦。
  
  谁也不比谁更正确,不是吗?
  
  但袁军也是有隐患的。
  
  他麾下的老军自然不用多说,都是能征惯战的武士,但之后在结束江夏之战而组建的部队却良莠不齐。
  
  这些二线部队充斥着大量的民夫、壮勇、部曲,这些人既没有军战经验,也不被袁军中的武士们信任。
  
  在这些武士们看来,这些人出自卑贱,本就容易被泰山军所吸引,而这些人既无荣耀可言,又无田土宅院需要守护,所以如何信任得了?
  
  于是,很多武士联名写给陈公,反对将这些卑贱人充入军中。但袁绍也没办法,武士的数量就是这么多,他必须要集合大量的军力才能应对后面的大战。
  
  所以纵然不断有民夫壮勇做了逃兵,但袁军依旧没有停止他们征召的步伐,大量的部曲、徒隶被强征入营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